close

圖片1.png

這是一部互動式電影。

這是一部在電影開始前要你與旁邊的觀眾互相聊聊的電影。

這是一部中途會停下來讓你做選擇的電影。

 

馬里博爾是斯洛維尼亞的工業大城,人們對於市長的貪腐愈來愈忍無可忍於是走上街頭抗爭,《馬里博爾起義現場》紀錄的就是第三波的抗議行動,跟著鏡頭,觀眾與第一線的抗議群眾站在一起,一起面臨選擇,例如:要留在廣場進行和平的抗議,抑或是跟著推甘草堆的群眾(因為市長說不知去向的錢是用來買乾草的)前往市政府進行激烈抗爭。鏡頭記錄著在第一線抗議群眾面臨著全副武裝的警察的武力威脅,或者是催淚瓦斯的攻擊讓群眾不得不被驅離等等。

 

《馬里博爾起義現場》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每到一個段落就會有兩種選擇讓觀眾做決定,這時候影廳內的燈就會亮起,主持人(也就是遊牧的主辦人David Frazier)就會走到中間,讓觀眾投票決定,有時候也會詢問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決定。做決定時會有兩種情況,一是以觀影者的角度做選擇;二是以當事者的角度做選擇,觀眾可以決定自己要扮演哪種角色,是要設身處地的以抗議者的身分做思考,還是純粹追求刺激與劇情張力。

Maribor_Uprisings_4_720_432_90.jpg

還記得我在《噤界》中提到,有權有勢的當權者就如同片中的怪物一般,當他們聽到反抗自己的聲音,就會用最凶猛的方式攻擊發聲者,在現實社會中,這些當權者最常利用的手段就是-警察、媒體。在《馬里博爾起義現場》一開始就有提到,這部電影會產生正是因為大部分的媒體都躲在警察後面,把抗議者形容成製造社會混亂的暴民,因而才決定要有自己的影像紀錄,把真實發生在現場的畫面給保存下來。警察則是被當權者當成防禦的工具,手持警盾把抗議群眾區隔開來、以催淚瓦斯驅散群眾,當權者想方設法地消弭異議,卻不知檢討、棧戀權位。每個國家、每個地區都有太多事情值得站出來,我想這部電影不只是給那些對社會憤憤不平的人觀看,各個當權者也該看看人民是如何想的。

 

<吉米打分數>:本片風格與呈現方式過於另類,不評分

arrow
arrow

    PanJi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